城事|佛山——一个叫海皮的地方 曾有一个老市场
南堤就是这样开始,在老佛山口中,一般都称呼它为“海皮”。
摄于2009年 乐凯100胶卷
南堤路沿岸
历史照片 书籍《南海瑰宝》
相关|历史
摄于2009年 公元100黑白胶卷
说起南堤,它的作用是为了减少以前汾江河的水患而作为河堤河岸,不过它并不拔高,因此它和南端的高基街,作为当时阻挡洪水的佛山北岸共同屏障。
南堤路里面曾经有一个传奇的市场——南堤市场,它被称为佛山街最便宜的农贸市场。而且,它还有一个其他老市场不多见的特色——它一直延伸渗入了密集的老建筑群里面,九曲十八弯,如同一个迷宫阵一样。在这里地方买菜,让购物来得更有意思,每发现一个商贩,总有一种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的感觉。
摄于2009年 柯达200胶卷
摄于2009年 爱克发200胶卷
安静的内街巷,放着安静的农副产品,仿佛这里的时光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初
南堤市场始建于1956年,2010年由于纳入当时的“佛山名镇”工程而被拆除。为什么一个市场居然会被纳入“佛山名镇”呢?原因就如上所说的迷宫一般的市场架步。步入市场中,就好似广东人“行花街”那样的摩肩接踵。这里游商很多,街巷四通八达,采购的街坊也络绎不绝。
摄于2009年 柯达200胶卷
行市场就好似行花街
图中大叔的眼神十分坚定望着我
南堤市场是一个草根的存在,是平民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场所,没有了南堤市场,面对别处的高物价佛山众多的市民看来真的要勒紧裤带了。曾有人戏说:“四通八达、最具民俗风情、价格最实惠、最亲切、历史最长的南堤市场”。在其他市场高企的菜价来看,南堤市场价格尤为平民。街坊间嘘寒问暖,摩肩接踵,走累了吃碗当时一元的姜糖豆花、几毛的青菜……这种境况现已不存。
摄于2010年 Sony
拆迁前的最后时光
摄于2010年 爱克发200胶卷
拆迁前的最后时光
说它幸运也好,不幸也罢,旧南堤市场早就已经被拆除,新南堤市场建成好让街坊还能找到买菜的地方。不过好在,南堤路依旧被纳入了《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中,被计划原址上建“清明上河图”的“上河广场”。看似它比上沙街“好彩”,命脉似乎还是得以“保留”。
“佛山名镇”并非一帆风顺,隔壁有汾宁路、永安路、升平路等老街环绕抱团的老城区,目前看来,虽然有凤凰涅槃的迹象,但是已经失去以往的历史味道。这样看来,旧南堤市场的搬迁,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这个历史片段的炮灰。因为旧南堤市场拆除的不只是冷冰冰的铁皮屋棚,还有周边街巷弄里。
南堤路曾经规划出一个汾水酒吧街区域,试图打造成如当年广州芳村风情酒吧街那样的规模,不过事实上证明,只是一个短命的方案,未曾成功就已经被拆除了。
摄于2016年 50公里徒步 如今南堤路上多了个升平桥 还有年轻人的元素
旧墟市中保留的民俗风情成为市民最割舍不下的情怀。但旧墟市中规划落后,环境卫生差强人意,不少墟市道路迂回曲折,成为盗贼作案的良地。怀旧情怀与现实需求交集,如何盘活旧墟市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。
摄于2010年 乐凯100胶卷
南堤市场周边已经搬离的楼宇
盘活旧地,并非需要大拆大建,正如大笪地的墟市,热闹了,何愁盘不活。所幸的是,最近已经有学者提出,对于旧城的改造,不应该全盘用来商业时代的眼光去观察,更应该用一种留住原住民的方式,相互帮助,盘活旧区。当然,我也去过很多内地其他城市,有部分游商的确是管理混乱,但是我们不妨学习下一些先进的例子,如澳门香港台湾,同源的文化使得他们具有很多借鉴的意义,不应该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而去因噎废食。
摄于2008年 爱克发100胶卷
南堤路颐乐园历史照片 书籍《佛山古今名胜》
当对街头的控制疏与管理时,下层民众可以悠然自由的生活在街头,依靠街头谋生、进行大型祭祀活动等,而一旦社会受到变革冲击时,社会改良者这些所谓的地方精英就试图对街头加强控制,从而引起了下层民众的恐慌,他们奋力保卫自己的生存之地,努力地与之抗争。
摄于2016年 印尼日惹 Malioboro大街
草根夜市在政府的维护下井井有条
摄于2016年 澳门
政府让创意和街头融合一齐
周边|历史
水上关帝庙:是水上居民供奉保护神的庙宇,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拆除,庙内的关帝铜像赠给了顺德西山庙,陶塑瓦脊由佛山博物馆保存。
忠义乡牌坊:建于明代,从同治年间所绘的佛山八景之汾流古渡中的忠义乡牌坊分析,应为木石结构,外形与祖庙牌坊、秀丽湖牌坊相似。
一座城市,是有他自己的记忆的,有大记忆,也有小记忆,也有不同年代的记忆。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,或者是轰轰烈烈或者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大背景大回忆,但藏于心底,更多时候是属于每个人的小记忆。希望借此讲述自己的故事,感悟生命的气息,抚摸历史的肌理。
图片版权个人所有
一个人运作不容易,求共鸣和支持(那些古书好贵也不好找啊)
城事系列包括(更新有点慢哈):
城事|佛山——曾经的都司衙门 天光墟 培德里叶 还有日月神教四中
聊聊你们的陈年往事,看看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。稍后我将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,或者工作室的线下联谊。请扫二维码加入。
(二维码过期可加我私人微信后添加“xiaoxiao_fs”)
老佛山旧事旧物旧照交流,所谓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无广告无废青,让白玉兰花香四溢,香气沉实。
本文历史或建筑风格未必正确,读者或可指出,在“小小是个好同志”订阅号留言。但我必定不会含泪道歉~(国外游记也很多,欢迎订阅;如有合作可订阅后留言)